前言:大学是我们自主支配学习时间的一个阶段,在大学生活中我们能接触到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,因此我们可以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。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去提升自己,包括思想道德、为人处事以及知识能力等。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个平台去努力奋斗,实现自己的理想、价值。
一的年考研历程终于已经结束,在这里首先恭喜各位成功被录取的同学。在这次考研中,香巴拉C314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共有四位同学已成功被录取,下面简单介绍一下。
第一位,谢立强,男,汉族,2000年出生,河南信阳市人,2018年9月,进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,就读生物科学专业。于2022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中以初试成绩384分考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,攻读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。
第二位,韩旭科,男,汉族,22岁,甘肃天水人,共青团员,2018级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18班学生。于2022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中以初试成绩371的分数考入云南大学,攻读植物学学术硕士学位。
第三位,冯有鸿,男,汉族,中共党员,甘肃天祝人,出生于1998年7月。2018年9月就读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(师范)专业,现已被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作物学(学硕)拟录取为硕士研究生。
最后一位,王涛,男,藏族,共青团员,甘肃临夏人。2018年9月,进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,就读生物科学专业。于2022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中以初试成绩299分考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,攻读生态学学术硕士学位。
接下来就是我们几个人对考研复习的一点建议
考研第一步,想必大家首先关心的是专业,其次才会去定院校。我们当时在定专业这个问题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。生物学门下的各个学科、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,既要考虑它的现实性,比如是否好就业,前景怎么样,工资待遇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,现实点是有必要的,但是在这里一定要千叮咛万嘱咐各位学弟学妹的是,兴趣第一,一定要确定自己对这个专业有兴趣,否则仅从物质性方面去考虑专业。总之,专业一定要兴趣第一。院校问题的话,你可以结合对自己十几年上学的表现,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个大概估计,然后结合所考专业的院校排名,量力而行,一定不要太高或者太低,这个因人而异。
各科的复习情况
首先是英语,我们把它分为三个部分,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词汇,我们宿舍从三月开始复习一直到最后考前的最后一天都没有断。前期记单词是很猛的,各种词汇书都看,各种单词软件都用,单词还是要靠多看多重复多记,另外也不要纠结为啥看了一会就忘,纠结这个没用,忘记很正常的,只管坚持就行,时间会给予你一切。第二是真题,不要纠结自己错好多,全错,自己是不是学不好英语,考不上,真的没有意义。这一年,没有意义的事就少做或者别做了。刚开始的时候你肯定也会疑问第二遍第三遍都记住答案了怎么办,这也很正常,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情况当作异常,大家都是一样,谁先采取行动谁就先赢一步,请一定要记住这句话,不要矫情,没有意义!另外应试英语真的是有技巧的,后期就仔细分析每个选项错误的原因,这个具体的技巧你们可以选择跟自己喜欢的老师学习,每个人口味不一样,不用介意各个老师之间的battle,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。
政治,我们是从六月份开始的,精讲精练和1000题同步进行,一般一天一章,有的章节比较多,会看两天甚至三天,内容少的章节也会一天看两三章。配套我们看的是徐涛和王吉的视频,1000题大概九月中旬做完一遍。肖四肖八出的晚,到时赶紧背,主要是肖四,大题都要背,选择题也要记,肖八熟读就好,当然选择题都是要记的,考前就努力把肖四背烂吧,到时有很多政治大神都会押题,不过我们宿舍还是推荐肖秀荣的押题卷,值得信赖。
由于专业课,我们宿舍考的科目不一样,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基础一定要打牢,遇到不会的问题,我们宿舍会一起商量,一起合作将问题解决。
最后,就是我们宿舍的学习状态与氛围,我一直认为有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是考研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,遇到不会或疑难的题,我们会一起商讨,一起解决,最后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。每天回到宿舍,睡前我们都会对今天的收获进行交流与巩固。考前我们都会相互督促和鼓励,尽可能的消除考前的压力。宿舍的这种相处的氛围,能让我们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面,这些都是我们考研成功最大的动力之一。
考研路是漫长的,是艰辛的,也是成功的——不论是不是能考上,你都收获的了不同的成功,当你感觉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见丝毫进展,当你心神气燥时,当你无论如何都不能收束心神安心学习时,一如爬山的历程,当你走在崎岖的山道上,当你感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向上仰望,看到的是仍是山的时候,这时候,我们学要的是坚持,坚持,再坚持!
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”。我们缺的不是勤奋和刻苦,我们缺的是用心。真正做好一件事并不是容易的,它不仅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,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付出心血。做一些事情,做好一些事情,让自己有所热爱,有所坚持。
——加油,致奋斗中的每一个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