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民族师范学院“一村一名大学生”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
[ 点击数:18 更新时间:2015-9-4 文章录入:myn ]
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方案
专业名称:中草药栽培技术 专业代码:510107
一、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
专业培养目标:本专业为农村培养从事中草药引种、栽培、管理、推广等方面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。
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,热爱祖国,热爱农业、农村工作,有社会责任感,遵纪守法,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。
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,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,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分析、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和组织生产的初步能力,对本专业的先进科学技术有所了解。
基本要求:能承担基层农业生产、技术指导工作,具有初、高中(含高职、中专同等学力)文化程度,政治素质好,身体健康,有培养前途的“两委” 班子成员、村后备干部、退伍军人、农村示范科技带头人、致富能手、农村经纪人等以及农村优秀青年。
二、二、学制
二年
1.采用模块教学培养模式。
2. 学生必须修完必修课58.0学分,选修课14.0学分,实践及其他教学环节总计8学分,毕业所修最低学分为80.0学分。
三、课程设置
(一)公共课:
1. 农业政策学2.入学教育3.计算机基础 4. 农业技术推广。
(二)专业必修课:
1.中草药栽培技术 2.土壤与肥料 3.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 4. 植物生理学5.植物营养 6.药事管理 7.中草药加工技术 8.农科化学基础知识 9.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10.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学11.中药鉴定技术
(三)专业选修课:
1.作物生产技术2.田间试验统计3.甘肃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 4.农业微生物技术5.无土栽培技术6.生物工程7.蔬菜栽培技术8.英语B
(四)通识课:
1.果树修剪技术2.应用文写作知识3.心理与健康4.社交礼仪概论5.农村经济管理6药用植物分类及标本制作(共8学分)
本专业主干课程为:
1.中草药栽培技术 2.药用植物遗传育种 3.中草药加工技术 4.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5.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学。
四、综合实践教学环节
本专业综合实践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
1.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、免考。具体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,生产实习安排8周,计8学分,毕业作业安排5周,计5学分。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安排,将所学理论知识、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。
2.课程实验、实习及作业,作为形成性考核的内容,必须按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统一要求组织完成。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%~50%。学生未完成实验、实习和实验、实习不及格或平时作业完成未达50%以上者,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。各门课程具体安排见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及课程学习指南。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记入课程学习成绩,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。